聚合硫酸鐵處理造紙廢水的作用
造紙廢水處理廠采用生化+物化法處理效果不好,由于麥草漿造紙廢水可生化性普遍較差,生化工藝未能較好地發揮其作用。混凝法是廢水處理中常用的方法,通過采用聚合硫酸鐵進行處理,計算出了聚合硫酸鐵混凝法對麥草漿造紙廢水進行預處理的效果,主要優化的影響因素有:混凝劑用量、pH值、混凝攪拌強度、助凝劑種類和助凝劑的用量,確定了各個混凝法中最佳的pH值、轉速和助凝劑的種類與用量,聚合硫酸鐵是一種性能優越的無機高分子混凝劑,形態性狀是淡黃色無定型粉狀固體,極易溶于水,10%(質量)的水溶液為紅棕色透明溶液,吸濕性。聚合硫酸鐵廣泛應用于飲用水、工業用水、各種工業廢水、城市污水、污泥脫水等的凈化處理。。
聚合硫酸鐵制漿造紙廢水混凝處理
造紙廢水,取自某造紙廠麥草漿造紙廢水處理站曝氣池中,水樣色度偏深,有惡臭味,含雜質多,采用藥劑為:聚合硫酸鐵(PFS)、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(CPAM)、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(APAM)、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(NPAM)、鹽酸、硫酸、NaOH、重鉻酸鉀、試亞鐵靈指示劑、硫酸亞鐵銨、硫酸銀均為分析純。水質見下表:
500mL燒杯中,加入100mL麥草漿造紙廢水,用NaOH(濃度為10%)和稀鹽酸(濃度為10%)調節pH到7。00。加入PFS溶液(濃度10%)2mL(2g/L),室溫下,在智能混凝試驗攪拌儀中進行混凝反應,以300r/min攪拌1min,調至100r/min,攪拌10min,沉降15min。取上清液,分別測定吸光度、色度和CODCr值,計算其去除率。
聚合硫酸鐵用量的影響
隨著聚合硫酸鐵用量的增加,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先增加再減小,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別在PFS用量為2mL(2g/L)時最佳,脫色率達到82。1%,COD去除率達到79。3%。
主要是因為Fe鹽的混凝以壓縮雙電層和吸附架橋作用,使得懸浮顆粒能夠帶上相反電荷,從而可以重新穩定所致;當達到最佳投藥量后,繼續加大投加量時,出現去除率不增加反而下降,這是由于PFS在水中形成了Fe(OH)2和Fe(OH)3兩種物質,當它們吸附水中的膠體粒子和細小顆粒已經達到飽和時,多余的Fe(OH)2和Fe(OH)3凝聚作用就逐漸變差,使得水中形成的沉淀無法穩定,從而導致出水CODCr偏高。因此,確定PFS最佳用量為2g/L。
pH值的影響
隨著水樣pH值增加,處理效果先減小后變大再減小,最后趨于動態平穩。脫色率和COD去除率的曲線大致相似,水樣pH值為6。0時,聚合硫酸鐵混凝法處理廢水效果最佳,在最佳pH值范圍內,Fe3+會水解生成單核及多核的羥基絡合離子,其具有電中和能力,能吸附膠體微粒,同時可以利用其壓縮雙電層機理使得微粒脫穩;PFS具有高分子結構,在混凝過程中吸附架橋作用亦很強,因此PFS混凝法的效果較好,其COD去除率可達到80。8%。因此,確定聚合硫酸鐵混凝法的最佳pH為6。0。